随着网络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水平的快速发展,仪器自动化的水平也在不断提升,结合血栓弹力图快速评估血块的这一物理性能,在其机制作用的影响下,血栓弹力图能够清楚地反映出凝血系统的全部过程,不仅可以用于血栓监测,还能在手术过程中及时反映患者的出血状态,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救治中。基于血栓弹力图广泛的临床应用价值,许多优秀的国内医疗器械企业一直在致力于实现血栓弹力图的仪器全自动化操作。本文主要结合全自动血栓弹力图仪(ATEG)的先进技术探讨研究在监测低分子肝素用量的实际应用价值。
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是临床常用的非口服抗凝血药物,主要用于防治血栓形成或者栓塞性疾病(心肌梗死、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各种原因引起的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用于血液透析、体外膜肺氧合(ECMO)、体外循环、导管术、微血管手术等操作中及某些血液标本或器械的抗凝处理。
普通肝素,是从猪肠粘膜或牛肺中提取精制的一种硫酸氨基葡聚糖。是一种混合物,分子量范围为3000~30000 KD。低分子肝素,是普通肝素裂解后的硫酸氨基葡聚糖片断。也是一种混合物,分子量范围为3000~5000 KD。总的来说,低分子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简称LMWH)是由普通肝素解聚制备而成的一类分子量较小的肝素的总称。所以低分子肝素其实是属于一类药物的统称,包括了我们常说的“依诺肝素钠”、“那屈肝素钙”、“达肝素钠”等等。(1)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抗凝作用比较:血浆中的凝血因子Ⅱa与凝血关系密切,凝血因子Ⅹa与血栓形成关系密切。低分子肝素的相对分子量和抗凝活性密切相关,相对分子量越低,抗Ⅹa/Ⅱa比值越高。(2)抗凝血因子Ⅱa:普通肝素 > 低分子肝素。(3)抗凝血因子Ⅹa:低分子肝素 > 普通肝素。肝素的抗凝和抗血栓作用均等,低分子肝素抗血栓作用强。低分子肝素具有较低的分子量和更强的抗凝作用,以及较少的副作用,因此在临床上逐渐被更广泛的应用。
1.抗凝作用:低分子肝素通过与血浆中的抗凝血酶Ⅲ(ATⅢ)结合,加快抗凝血酶Ⅲ与凝血酶的结合速度,从而使凝血酶不能催化纤维蛋白的作用,起到抗凝的作用。
2.抗血小板聚集作用:低分子肝素还能通过抑制血小板中的ADP释放和血栓素A2的合成,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发挥抗血小板聚集的作用。由于普通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作用机制的区别,所以在临床上对他们的监测方法也是有区别的。
在讲这个区别之前,先跟大家聊一聊什么是抗凝血酶Ⅲ。抗凝血酶Ⅲ是由肝脏合成的一种抗凝血酶,可与凝血因子Ⅹa结合,也可与凝血因子Ⅱa结合,并抑制凝血因子Ⅹa和凝血因子Ⅱa的凝血作用(图1,图2)。
图2 抗凝血示意图
由于传统半自动TEG的肝素酶杯检测试剂的理论基础是裂解样本中残留的普通肝素,其裂解的产物通常为低分子肝素,所以TEG采用肝素酶杯在临床上监测低分子肝素用量表现不佳。而常江生物ATEG采用新型检测方法即使用了可以中和肝素、类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试剂,检测结果稳定可靠,可以满足临床上同时对监测血液中肝素和低分子肝素的需求。
本文荟萃自网络及文献,只做学术交流学习使用,不做为临床指导,本文观点不代表数字重症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