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 2022

最后更新: 第一版 2022年
制定机构: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临床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上海市医学会检验医学专科分会, 上海市医学会危重病专科分会
出处: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 [J] . 中华传染病杂志, 2022, 40(8) : 457-475. DOI: 10.3760/cma.j.cn311365-20220130-00033.
适用范围: 本共识主要针对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风险分级的诊断流程、临床检验技术评价、临床检验路径、相关影响因素、报告出具及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文献检索及综合分析,以解答临床常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共识相关推荐意见。本共识旨在为检验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从业人员及临床医师提供血流感染诊断相关参考依据,以期规范血流感染的临床检验路径,做到早期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最终改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

 

  本共识主要针对血流感染的流行病学、风险分级的诊断流程、临床检验技术评价、临床检验路径、相关影响因素、报告出具及结果解读等方面进行文献检索及综合分析,以解答临床常见问题,并基于此提出共识相关推荐意见。本共识旨在为检验医师、临床微生物检验从业人员及临床医师提供血流感染诊断相关参考依据,以期规范血流感染的临床检验路径,做到早期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最终改善血流感染患者的临床预后。

【摘要】血流感染是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其诊断及时性、准确性,以及初始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与临床检验密切相关。为了规范血流感染的临床检验路径,实现早期诊断、个体化精准治疗,以及改善患者临床预后,相关领域专家起草了《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专家共识》,从基于风险评估的诊断流程、临床标本采集、检验技术评价、报告出具及结果解读等方面,提出相关推荐意见,为临床医师、检验医师、技术人员及卫生管理人员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血流感染;临床检验;抗微生物药物;路径

    血流感染(bloodstream infection)作为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易诱发脓毒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病死率高,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主要的公共卫生负担之一。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与诊断时效性、准确性及初始抗微生物药物的合理应用密切相关。目前,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仍然是血培养阳性,对疑有感染的患者,第一时间留取血培养是至关重要的,《拯救脓毒症运动(surviving sepsis campaign, SSC):2021 年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国际管理指南》也再次强调:应该在识别脓毒症后的1 h内留取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前的2套(需氧和厌氧)血培养标本进行病原体培养。21 世纪以来,通过对从业人员培训、样本预处理及提高结果解读能力等方式,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进一步提高。随着基质辅助激光解吸飞行时间质谱(MALDI TOF MS)技术和快速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RAST)在临床微生物实验室的广泛应用,以及病原体宏基因组学第二代测序(mNGS)、微滴式数字聚合酶链反应(ddPCR)等新兴技术的发展与临床应用,血流感染检测从采样到报告的流程得到进一步优化。现阶段血流感染病原体诊断仍基于集束化(bundle)治疗原则,包括优化分析前参数、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前及时采集血培养标本、采用MALDI TOF MS 等快速检测方法,以及与临床抗微生物药物管理团队密切合作等。同时,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G)和按病种分值付费(DIP)被推行后,对疾病诊疗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挑战。因此,有必要优化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做到检验医学、临床微生物学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提高血流感染的诊断效能,改善血流感染患者的预后。

术语:

1. 血流感染:传统的血流感染定义为有全身感染症状,即有证据表明患者有发热(体温> 38)或低温(体温< 36)、寒战、低血压、少尿或高乳酸水平等种或多种临床症状或体征,血培养呈阳性的全身性感染。但目前已知并非所有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均可通过血培养检出,由于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使得发生血流感染后部分患者的全身急性炎症反应不典型,且部分高危血流感染患者在留取血培养标本前已经接受广谱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导致血培养假阴性率增加。所以目前血流感染是指患者血液中存在病原微生物,伴或不伴有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2. 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community 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患者由社区入院,入院48 h内发生的血流感染。其主要病因为社区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脑膜炎、感染性心内膜炎及皮肤软组织感染等。

3. 医院获得性/重症监护病房获得性血流感染( hospital acquired/intensive care unit acquired bloodstream infection):患者入院或ICU 48 h后检出的血流感染,或既往2周有住院史,再次入院或ICU 48 h内检出的血流感染。主要病因为医院获得性肺炎、腹腔感染、尿路感染、导管/植入物相关性感染、外科术后感染及原发性血流感染等。

4. 非复杂性血流感染(uncomplic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和复杂性血流感染(complic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患者血培养阳性,无感染性心内膜炎,无人工植入装置,血培养于治疗2 4 d 内转阴,经有效治疗后72 h内退热,且无迁徙性感染灶的感染为非复杂性血流感染。不符合上述定义者即为复杂性血流感染。

5.持续性血流感染(persistent bloodstream infection):患者发热等临床症状无改善,血培养阳性状态持续3 d 或以上。

6.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atheter 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 CRBSI):患者除血管内导管外没有其他明确的感染源,在植入血管内导管48 h后或拔除血管内导管48 h内出现的血流感染,并伴有发热、寒战或低血压等感染表现。

7.培养阴性血流感染(culture negative bloodstream infection):血流感染患者从未通过培养方法鉴定出明确的病原体,可能的原因包括获得培养物之前经验性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导致感染的病原体不易培养且缺乏快速诊断手段的病原菌导致的血流感染等。

 基于患者风险分级的诊断流 

    不同地区和国家血流感染发生率和病死率的风险等级不一致,其中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和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各占40%ICU获得性血流感染约占20%。欧洲每年约有120万例患者被诊断为血流感染,且伴有不同程度的并发症,已经成为日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美国一项6年回顾性队列研究显示,住院患者血流感染发生率为5.9%,全因死亡率为15.6%。我国至今在血流感染发病率及病死率方面代表性的数据仍较匮乏。一项综合72篇文献的系统分析结果显示,加权合并的血流感染全因病死率为28.7%95%CI27.2%30.3%),医院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死率为26.8%95%CI2.4%32.0%),显著高于社区获得性血流感染的病死率[6.9%95%CI4.5%10.7%]。近期发表的重症医学科感染流行率的扩展研究The Extended Study on Prevalence of Infection in Intensive Care , EPIC)提示,ICU内血流感染占所有收治感染性疾病的15.3%。虽然目前仍无法获得血流感染发病情况和病死率的确切数据,但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病史和现有实验室手段,本共识提出以下基于患者风险分级的诊断流程推荐意见。

专家共识丨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

推荐意见1:对于疑似血流感染患者,推荐快速识别或排除原发感染部位,应采集疑似原发感染部位的临床标本送检,尽快实施必要的感染源控制措施(Grade 1+,强推荐)。并进行病原体耐药性评估(Grade 2+,弱推荐)。

    血流感染多继发于重症肺部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及手术切口感染等,也与血管内植入物及导管留置相关。明确导致血流感染的病因,及时处理原发病灶,对于血流感染的诊治尤为重要。一项纳入3663例包含血流感染、腹腔感染、泌尿系统感染等导致严重脓毒症及脓毒性休克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1173例(32%)患者进行了包含导致血流感染及脓毒症感染源的筛查和处理,其ICU内患者的病死率低于感染病灶未筛查及处理组患者(21.2%2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10)。经校正混杂因素后,筛查和处理组患者的住院病死率仍呈现降低趋势(OR=0.80995% CI 0.6580.994P= 0.044)。另一项随机对照研究纳入1915例侵袭性念珠菌病患者(包含念珠菌血流感染),结果表明移除血管内导管可以降低此类患者的病死率(OR=0.5095% CI0.350.72P=0.0001)。但如何定义感染病灶处理的“最佳时间”仍未统一,对于外科切口感染导致的血流感染或脓毒症,也有研究表明6h12h处理外科感染源对于患者病死率影响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7.6%26.8%P=0.789)。

    对于疑似血流感染患者需评估病原体的耐药性,以提高经验性治疗成功率,其评估内容主要包括患者90d内广谱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史、流行病学史、基础免疫功能等。一项纳入473例患者的前瞻性观察性研究表明,90d内广谱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史是导致包含血流感染在内的多重耐药病原体感染的独立风险因素(OR=12.395%CI6.4823.35)。

    血流感染管理源头控制措施中,控制原发感染部位非常重要,这就要求临床医师快速识别并控制原发性感染灶特定的感染部位(特别是脓肿引流、清除感染部位的坏死组织、移除潜在感染的装置,以及明确控制持续的微生物污染源等)。一般来说,应该选择侵入性最小、效果最好的感染源控制方案。在识别感染源后,在612 h内控制感染源通常被认为是有意义的。识别和证实感染源有助于抗菌治疗药物的选择。

    一项基于脓毒症休克患者的多中心观察性研究显示,脓毒症休克患者在急诊室就诊后,采取及时的感染源控制措施的患者较未接受感染源控制措施的患者有更好的预后;在2250例患者中,524例(23.3%)采取感染源控制措施,其中经导管引流301例(57.4%)、急诊手术者103例(19.7%)、内镜干预78例(14.9%)、取出感染装置32例(6.1%)和其他控制措施10例(1.9%);COX比例风险模型(COX proportional-hazards model)显示,采取感染源控制措施的患者28d病死率显著降低[HR=0.538(0.3890.744)P<0.001]。但在该研究中未能证实更早实施感染源控制措施的获益,采取感染源控制措施的患者中,134例(25.6%)于6 h内开始感染源控制措施,115例(21.9%)于12 h内开始感染源控制措施,275例(52.5%)于12 h以上开始感染源控制措施,存活28d的患者开始感染源控制时间[13.6(6.042.5d]与死亡患者[10.4(4.425.9)d]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82),可能与研究中纳入的患者数量有限导致的统计学误差有关。因此,脓毒症和感染性休克患者的任何感染源控制干预最好在诊断后,在可行的情况下尽快实施。

推荐意见2:对于疑似血流感染的危重症患者宜进行脓毒症筛查,并尽早启动包括送检血培养在内的脓毒症集束化处理流程(Grade 2+,弱推荐)。

    血流感染患者易诱发脓毒症,尤其是对于免疫抑制宿主而言,并可快速发展为MODS,导致预后不佳。因此,早期筛查、快速识别并启动包含血培养在内的脓毒症集束化处理流程尤为重要。一项纳入50项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的结果表明,对包含血流感染在内的患者进行脓毒症筛查,可以早期识别患者的危重症状态,同时减少患者继发脓毒症与脓毒性休克后的相关病死率(OR=0.6695%CI0.610.72)。另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纳入了美国509 家医院的1012410 例脓毒症患者(包含血流感染引起的脓毒症),对于识别脓毒症后1h内留取血培养、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液体复苏及监测乳酸指标在内的集束化处理流程依从性较好的医院,此类患者病死率较低(26.3%22%P= 0.04),且总住院时间缩短。

    目前已有序贯器官衰竭评分(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SOFA)、急性生理学和慢性健康状况评价Ⅱ(acute physiology and chronic health evaluationⅡAPACHEⅡ)等可用于评估血流感染导致脓毒症的严重程度和预后,并根据实验室指标和患者生命体征估算其病死率。但大多数血流感染首诊于抢救室或急诊室,因此快速序贯器官衰竭评分(quicksequential organ failure assessmentqSOFA)评分联合乳酸和(或)其他生物化学指标也是可选择的评估工具之一。在精准医疗时代,鼓励建立基于大数据的风险预测模型,以实现个体化评估。

推荐意见3:对于疑似血流感染且高度怀疑合并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高风险患者,建议在送检血培养的同时联合送检基于核酸检测的病原体快速鉴定(专家建议)。

    目前,病原体血培养结果仍然是诊断血流感染的金标准,但危重症患者血流感染诊疗所需要的快速诊断,是目前血培养的检测速度和阳性检出率无法满足的。数据表明,约35%的血流感染或脓毒症难以通过常规的培养手段明确病原体,即为培养阴性的脓毒症(culture negative sepsis),从而使血流感染的漏诊、误诊率增加,导致危重症患者预后不良。

    mNGS等分子检测手段被逐步应用于临床,其从标本采集至报告时间控制在30h以内,且由于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浆游离DNA浓度高,所以更容易检测出传统血培养中较难检出的病原体。一项纳入348例血流感染导致脓毒症患者的观察性研究表明,使用mNGS检测病原体的灵敏度可高达93%,且在166份培养阴性的血标本中有62份经过mNGS检出了病原体。其对于发生血流感染后临床感染症状不典型的免疫抑制宿主的阴性预测值也可高达95%

    由于获取血培养检测报告需要一定的时间,且血流感染诱发的脓毒症缺少诊断的“金标准”检测,导致对脓毒症的鉴别诊断仍存在一定困难。事实上1/3或更多最初被诊断为脓毒症的患者最终被诊断为非感染性疾病,因此在送检血培养的同时联合送检基于核酸检测的病原体快速鉴定尤为重要。

推荐意见4:对于疑似血流感染患者,建议同时启用快速处理流程以评估其患感染性疾病的可能性(专家建议)。若经联合检测仍无法确认病原体,则建议再次评估是否存在非感染因素的其他病因(专家建议)。

    对于疑似血流感染的患者,建议在就诊后3h内完成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以及与感染相关的实验室检查,包括血常规、CRP、降钙素原、血清淀粉样蛋白Aserum amyloid A proteinSAA)、β-D葡聚糖试验(β- D-glucanG试验)、半乳甘露聚糖抗原试验(galactomannan antigen testGM试验)、细胞因子检测(如IL-6IL-10TNFα等)、乳酸检测、病原体核酸即时检测(point of care testing)、抗原及抗体(尤其是IgM型抗体)检测等,确定感染性疾病是否存在,以及提示可能导致感染的病原体。此外,美国和欧洲已经获批新型细胞形态学标志物——单核细胞分布宽度(monocyte distribution widthMDW)用于成人急诊脓毒症的辅助诊断,值得进一步关注和参考。若联合检测仍无法确认病原体,建议再次评估是否存在非感染因素的其他病因。

推荐意见5:对于疑似真菌性血流感染,建议送检血培养的同时启动真菌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检测(专家建议)。

    真菌性血流感染所致的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发病率逐年增高,尤其是在免疫缺陷患者中,会增加患者死亡率及总住院时间。一些观察性研究显示,及时、精准的抗真菌治疗有可能降低真菌性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但这些研究尚无法证明抗真菌治疗与预后之间确切的因果关系,也未阐明治疗时机的作用,还有一些研究并未证明这种关联,但对于真菌性血流感染的认识在逐步加深。对于一些发热伴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免疫抑制的宿主,结合真菌多部位定植情况及当地真菌感染的流行病学,需要考虑真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可能性,建议及时采用血清学或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致病性真菌。

推荐意见6:对于可能由耐药菌感染引起的血流感染,同时合并严重脓毒症或脓毒性休克的高风险患者,建议送检血培养的同时进行快速耐药基因检测或快速药物敏感试验(专家建议)。

    多重耐药(multidrug resistant)或广泛耐药(extensively drug-resistant, XDR)病原体在血流感染患者中的检出率越来越高,建议结合高危因素,仔细评估耐药病原体的可能性。高危因素包括:当地耐药病原体的流行病学情况,在过去1年中被证实感染或定植了耐药病原体,过去90 d内广谱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史,过去90 d内耐药病原体流行国家的旅居史或住院史等。一旦疑似耐药菌引起的血流感染,建议启动快速病原体核酸检测或快速体外药物敏感试验。一项纳入191例革兰阴性菌导致的血流感染患者的随机对照研究表明,与传统检测组患者(98例)比较,使用快速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93例)进行包含氨基糖苷类药物在内的联合治疗后的停药时间更早[32 (0,795)h比54 (4,216)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2),调整为敏感抗微生物药物方案所需时间更短 [50 (10-339)h比69.5 (20-872)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亚组分析亦提示,与经验性抗感染治疗无效患者比较,快速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组患者调整为敏感抗微生物药物方案所需时间也更短 [39.5 (32,97) h比57 (49,83)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6),但两组患者28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为了加快诊断并最终改善血流感染患者临床预后,本共识提出以下临床诊断路径(图1)。

专家共识丨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

 

 血流感染临床检验技术评价和应用 

    近10年来,血流感染临床检验新技术层出不穷,发展迅猛。目前,应用于临床实验室血流感染检测的分子生物学技术主要包括核酸杂交技术、核酸扩增及DNA序列分析、基因芯片和MALDI-TOF MS技术等。MALDI-TOF MS技术可用于阳性血培养标本中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及其他非典型微生物)的直接鉴定,这项技术对革兰阴性菌具有良好的鉴定效能(>90%符合后续培养结果),但用于鉴定革兰阳性菌时仍需慎重(约80%符合后续培养结果)。另一方面,对于合并感染性疾病的危重症患者,近些年已经尝试通过核酸检测技术对血样本直接进行病原体和耐药基因检测,如病原体靶向的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fluorescence quantify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FQ-PCR)、ddPCR即时检测检测,以及非靶向的mNGS技术。这些检测方法正在逐步形成标准化操作规范,有待获得相关管理部门(如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后推广应用。

    结合患者流行病学和临床表现,临床医师可基于可疑的病原体种类选择适宜的病原学检测方法并采集相应的临床标本送检(表2)。

专家共识丨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

    实验室应结合不同检测方法的性能特征、检测周转时间turn around timeTAT)、影响因素等进行方法学评价,并在临床沟通中向临床医师推荐检验项目优化选择3

专家共识丨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

专家共识丨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

 

推荐意见7:对于疑似血流感染,宜同时进行厌氧菌和需氧菌培养与鉴定(Grade2+,弱推荐)。

    对于大多数引起血流感染的病原体,包括细菌、真菌、非典型微生物、病毒及寄生虫等常规血培养方法在48h内可提供阳性结果,且随着现代化自动连续监测血培养系统和培养基的使用,几乎很少有病原体培养报阳时间超过5d。部分特殊的病原体,如分枝杆菌和二相性真菌等则需要更长的培养时间;还有部分特殊病原体,如嗜血杆菌、军团菌等则需要特殊的培养基或非培养方法。

    常规培养通常至少包括2套血液培养(需氧和厌氧)。肺炎链球菌等部分革兰阳性菌及部分兼性厌氧菌在厌氧培养瓶中生长得更好,检测时间更快,能有效防止漏检,缩短TAT[80]。一项基于23313例血流感染患者的研究发现,每套收集2个需氧和1个厌氧血培养瓶的病原体检出率高于每套2瓶需氧瓶的检出率,所以应确认血液培养组中包括有厌氧瓶。

    及早进行准确的抗微生物治疗是降低严重细菌和真菌感染发病率和病死率的最重要的方法,因此血培养瓶报阳后,快速的微生物鉴定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测定对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使用哪些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危重患者的血流感染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①病原体感染源;②病原体的类型和种属;③抗微生物药物的敏感性或耐药性;④真菌,尤其是念珠菌感染

推荐意见8:对于疑似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atheter-related bloodstream infectionCRBSI,建议同时检测导管和外周血培养(专家建议)。

    怀疑CRBSI时,建议在送检外周血培养的同时送检导管。对短期外周血管导管,建议通过静脉穿刺采集2套患者外周血培养,同时拔除导管,取5cm导管末梢进行Maki半定量法培养。动脉测压导管(arterial catheterAC)在休克患者的血压监测中使用日趋普遍,若疑似为AC相关性血流感染,建议AC血和外周血各抽取1套,同时拔除导管,送检培养。部分患者应用非隧道式导管、隧道式中心静脉导管及完全植入式导管(venous access ports, VAP),这部分患者如果疑似CRBSI,建议采集至少2套血培养,其中至少1套是通过静脉穿刺采集的外周血,另外1套是通过导管插孔或者VAP膜采集血液,注意导管血要与外周血在同一时间采集,并附上标签以示区别。

    一项回顾性研究对不同来源的血培养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了2677组分别来自导管和外周静脉穿刺的血培养样本,发现从导管获得的血培养能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阳性预测值。对于CRBSI的诊断,测量从导管和外周静脉采集血培养的阳性差异时间differential time to positive, DTP对疑似CRBSI具有很高的诊断价值。Blot等证实DTP≥120min对诊断导管相关感染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94%,对导管相关脓毒症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6.4%100%

推荐意见9:对于血培养分离的病原体,建议进行体外抗微生物药物敏感试验( antimicrobial sensitivity testAST)以明确病原体对何种抗微生物药物敏感,临床需要时建议开展培养物直接快速药物敏感试验(专家建议)。

常规的AST方法包括以下几种:

1. 扩散法:琼脂纸片扩散法,纸片扩散试验按微生物敏感性分为敏感、中介或耐药而提供定性结果,不测定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MIC)。然而,对于微生物/抗微生物药物的特定组合,抑制生长区的直径与MIC有关,故可以根据抑制区直径计算出近似的MIC抗微生物梯度纸条扩散法(E-test法),通过试条与椭圆形生长抑制区的交叉点确定MIC值。

2. 稀释法:试管肉汤稀释法,可以提供定量结果MIC微量肉汤稀释法,微量肉汤稀释法的优点包括重现性好,所需样本量少,且成本低,允许大量重复。该方法比常量稀释法更有效、更容易。琼脂稀释法:能够在同一套琼脂平板上同时测试几种微生物得到MIC

3. 半自动化和全自动化设备:目前可用设备包括MicroScan Walkaway SystemVITEKVITEK 2Sherlock Microbial Identification SystemSensititreAutoReader and Sensititre ARIS2XBD PhoenixSystem等。这些自动化设备使用光学系统测量细微变化,可确定细菌生长和抗微生物药物敏感性,并且比传统的人工评估时间更短(612 h)。

    对于常规的AST方法,通常需要至少24h才能获得菌落生长,另外还需24h才能获得生物化学鉴定和耐药表型。在收到样本后48h内不能获得AST结果,这可能会导致长时间使用或过度使用广谱抗微生物药物,药物的过度使用导致了多重耐药微生物的出现和蔓延。因此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协会(Clinical and Laboratory Standards InstituteCLSI[95]和欧洲临床微生物和感染病学会(Eumpean Congress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and Infectious DiseasesECCMID)欧洲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委员会(European Committee on Antimicrobial Susceptibility TestingEUCAST)均制订了快速药物敏感试验操作指南,以在临床需要时开展培养物直接快速AST试验。

推荐意见10:通常血液标本不建议直接涂片、革兰染色及显微镜检查。对于疑似寄生虫感染如疟原虫、丝虫等建议按特定程序采样、制片及染色镜检,并结合IgM/IgG抗体检测(专家建议)。

    根据寄生虫生活史的特点,使用显微镜对患者的血液、组织液、排泄物、分泌物或活体组织进行检查,以检查寄生虫的某一发育虫期,是一种基于形态学的相对便捷的寄生虫病诊断方法,且是寄生虫学检验的金标准,该方法被广泛用于各寄生虫病的诊断。血液的湿片检查常用来检测不同线虫种类和锥虫的微丝蚴,浅层皮肤切片的生理盐水片有利于检测螺旋体盘尾丝虫。

    用化学或荧光染料对生物制剂进行染色可以提高对寄生虫生命周期阶段的检测和可视化。例如瑞氏吉姆萨染色可以快速检测厚、薄血膜中疟原虫、巴贝斯虫、锥虫、利什曼原虫和微丝蚴的种类;吖啶橙(acridine orange)是一种有机荧光染料,能选择性嵌入细胞核DNA,可用于检测棘阿米巴和利什曼原虫;硫氟白(thiofluoride white)可以选择性地与真菌细胞壁中的纤维素和甲壳素结合,也被用来检测棘阿米巴、微孢子虫等。

    对于在组织中或器官内寄生而不易取得材料的寄生虫(如异位寄生),病原学诊断方法检出率较低,检出效果不理想,则需结合IgM/IgG抗体检测。以弓形虫为例,弓形虫病通常无症状,诊断主要基于血清学检测弓形虫特异性IgGIgM抗体。通常,特异性IgM在接触病原体后近1周出现,IgGIgM13周出现。IgM阳性通常表明为急性感染,随后IgM逐渐消失。然而,仅根据IgM区分既往和现症感染具有挑战性,因为弓形虫IgM 在初次感染后可持续数月或数年。

 结果报告和临床应用 

推荐意见11:血培养的原则是报告具有临床意义的病原菌,建议对于可能的污染菌需要结合宿主因素(免疫状态,病史等)、报阳时间、报阳瓶数等信息综合分析(专家建议)。

    Weinstein等发现血培养阳性标本中分离的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乙型溶血性链球菌(β-hemolytic streptococcus)、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肠杆菌属(Enterobacter)、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肠球菌属(Enterococcus)及念珠菌属(Candida)预示真正血流感染病原菌的可能性高。同样在相当大比例的病例中,某些检出的病原体是污染菌的概率更大这些微生物包括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CoN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除炭疽杆菌(Bacillus anthracis)以外的芽孢杆菌(Bacillus)、痤疮丙酸杆菌(Propionibacterium acnes)、微球菌属(Micrococcus)、草绿色链球菌(Viridans Streptococci)、肠球菌属和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CoNS是最常见的血培养污染物之一,通常占所有血液培养污染菌的70%80%,但对于新生儿和有侵入性治疗的患者,其是重要病原菌。对于真正的菌血症,多组血液培养通常会培养出相同的菌种。这是区分污染和菌血症的最常用指标,即双侧血培养瓶分离出CoNS同种细菌,且抗菌谱一致提示是感染而非污染的可能性高;若为异种CoNS,则提示污染的可能性高。其他一些细菌具有潜在致病力,如草绿色链球菌,需结合临床的高危因素综合判断。

    确定污染的另一个指标是血培养报阳时间(timeto positivity,TTP)。多项研究表明,TTP超过5d后报阳,培养物污染的可能性更大。但随着连续监测血液培养技术的进步,报阳时间和检测病原体的灵敏度可能会发生变化,这使得TTP在应用方面成为问题。

    报阳瓶数同样可以帮助判断是否是污染菌。研究发现,阳性瓶数量的增加确实提高了感染的诊断阳性率,在129例从1次静脉穿刺中分离出CoNS的患者中,使用由4瓶组成的套装,当1瓶呈阳性时,对真实感染的阳性预测值为2%,当2瓶呈阳性时阳性预测值为9%,当3瓶呈阳性时为13%,当所有4瓶均呈阳性时则增高至27%

推荐意见12:缩短血培养报告时间有助于规范临床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减少住院时间,改善血流感染患者预后。在危急值报告(一级报告)基础上,建议开展直接鉴定/体外药物敏感报告(二级报告):报告阳性血培养直接质谱/分子鉴定结果和(或)直接AST结果(可电话通知或书面通知临床);若质谱鉴定结果确定,建议先发出正式快速鉴定报告,正式AST结果(三级报告/终报告)后期另外报告(专家建议)。

    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三级报告时间:一级报告时间为从血液标本采集到第1次革兰染色镜检报告时间;二级报告时间为从血液标本采集到第1次微生物直接鉴定或初步AST时间;三级报告时间为从血液标本采集到最终报告时间。平均报告时间因微生物类型而异,推荐常规革兰染色、微生物鉴定和AST的平均报告时间分别约为123d,采用优化血培养流程时,可在2448h发出最终报告。

    血流感染临床经验性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病原菌覆盖比例约为70%,这导致发病和死亡的风险增加、住院时间延长和费用增加。一项研究显示,引入MALDI-TOF MS技术直接鉴定后,患者有效治疗开始时间可提前10 hP=0.021),最佳治疗开始时间可提前43 hP<0.001),患者30 d全因病死率从20.3%降低到12.79%P=0.021),患者ICU住院时间从平均14.9 d缩短到平均6.6 d(P=0.014)。血培养报告时间缩短有助于尽早由经验治疗过度到目标治疗、规范使用临床抗菌药物、减短住院时间、改善患者预后和降低整体医疗费用。综合实验室工作流程优化和采用先进技术,如MALDI-TOF MS、快速AST平台和进一步的实验室自动化将在缩短临床微生物学报告时间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推荐意见13:建议各类血流感染检验报告需符合医院内常规检验报告格式要求,包括必要的患者基本信息、标本类型、标本量和性状、检测结果、检测局限性、检测人员、检测方法和实验室信息等内容(专家建议)。

    无论血培养还是非培养诊断技术,检验报告应明确标明检测的所有病原体,并注明某种病原检测阳性或上述病原检测阴性等信息。定量检测报告(如GM试验)应列出生物参考区间,免疫和分子定性检测均需列出检出限和检验方法(如ELISA、化学发光等)。

    mNGS检测报告应该易于理解,又便于阅读,只需要报告通过判读规则的临床相关或潜在相关的微生物信息,并解释其临床意义,不应向医师报告实验室环境及试剂污染物、错误匹配及人内源性反转录病毒(human endogenous retrovirusesHERV)等没有意义的鉴定结果。同时,应该最大化发挥mNGS无偏倚检测的特点,如检测到与患者待查临床症状无关的病原体如HBVHCVHIV等,也应以适当的方式报告给临床医师。建议在病原体核酸检测报告单上进行备注说明检测方法,检测的局限性,建议临床医师结合临床实际情况和其他检测结果进行综合判断。

推荐意见14:病原体核酸检测通常无法区分病原体有活力和无活力、定植或活动性感染等特性,因此阳性结果也仅表明在当前标本中某种病原DNARNA检测阳性,不代表一定由该病原引起感染。宜在结果解释中予以注明(Grade2+,弱推荐)。

    对血液标本进行核酸检测时,检测到的病原体可能来自病原微生物、死亡微生物、外界污染,或是定植菌群所致的一过性菌血症,需要从临床角度进行综合分析。其中特别需要关注的是,人体血液通常被认为是无菌的,但是健康人和血流感染患者的血液标本中都存在细菌DNA,其细菌DNA含量、种类有一定差异。相关研究报道,在脓毒症和健康受试者的血液样本中均有细菌DNA的存在,然而,组间细菌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02);在健康受试者血液中,厌氧细菌(76.2%)呈显著优势,其中大多数是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73.0%);在脓毒症患者中,大多数检测到的分类群属于需氧或微嗜氧细菌(75.1%)。

    所以在病原体核酸检测时,向临床报告最终阳性结果之前可补充其他诊断试验(如血清学检测、培养、一代测序、ddPCR等)来交叉验证病原体感染,并在结果解释中加以备注。RNA转录组测序技术用于分析有活性微生物的基因表达水平,可能有助于区分感染与定植,以及有无活力。

    同样,病原体核酸检测也可能存在假阴性的情况,如由于PCR通常基于特异性引物针对某种特定病原微生物进行检测,所以当病原体的该区域序列发生突变时,可能会出现由于缺乏对该序列的检测而导致假阴性,不代表一定不存在该病原引起的感染。

推荐意见15:当疑似血流感染患者具有耐药菌感染高风险时,耐药基因检测的结果宜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判断(Grade 2+,弱推荐)。建议通过AST结果进行验证(专家建议)。

  分子抗菌谱(molecular antibiogramMA)在分子水平上检测临床相关耐药信息,检测通常以耐药基因为目标,使用基因扩增技术结合扩增子分析[如实时荧光定量PCRPCR+微阵列或PCR+电喷雾电离质谱法(electrospray ionization mass spectrometryESI-MS]。耐药基因筛查通常检测单个基因靶点,或最多检测几个靶点。其中包括甲氧西林耐药标志物mecAmecC,万古霉素耐药标志物vanAvanB,以及编码超广谱β-内酰胺酶(extended spectrum β lactamase, ESBL)的基因等。具体检测方法有核酸探针阵列介导的特异性耐药基因检测,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从尿液中检测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及PCR和高分辨率的熔融分析组合也有助于耐药基因的分子检测。

    现在已经有很多商品化系统应用了耐药基因筛查手段。如GeneXpertSmart Cycler 快速DNA扩增系统(Cepheid),其中Xpert MRSA/SA Blood Culture用于从阳性血培养中筛查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ethicillin-resistant Staphylococcus aureusMRSA[152]Xpert SA Nasal Complete用于从鼻腔拭子中筛查MRSA[153],万古霉素耐药标志物vanAvanB的检测[154],以及筛查XpertCarba-R直肠拭子中碳青霉烯耐药基因blaKPCblaNDMblaVIMblaOXA-48blaIMPBioFireFilmArray BCID panel从血液培养中确定了24种常见的菌血症原因和3种耐药基因mecAvanA/BblaKPC。需要强调的是,临床标本中检出耐药基因只是定性的,因为没有提供MIC值,也不一定与实际表型相关,即有可能该耐药基因存在于定植而非本次感染的病原菌中,亦可能耐药基因可检出但是未表达或表达水平不足以形成耐药表型,因此,不能直接作为启动多重耐药菌治疗抗菌药物使用的依据,在诊断工作中实施耐药基因筛查,需要临床医师对结果解释有深入的了解,并充分了解不同技术的优势和局限性。

推荐意见16CRP、降钙素原、IL-6MDW, 真菌G试验、GM试验等感染相关生物标志物可辅助判断是否存在感染,但不宜作为独立的诊断依据或启动抗微生物药物使用的依据(Grade2-,弱不推荐)。

    脓毒症是没有可靠诊断金标准的异质性疾病,鉴于血培养阳性的灵敏性较低,许多脓毒症病例是根据相对主观的临床表现进行诊断的。随着脓毒症发病机制研究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生物标志物用于脓毒症诊断和治疗监测的临床实践,也为临床提供了更多的依据。20 世纪 80 年代,研究发现早期高炎症阶段,IL-6CRP作为典型的炎症因子,其水平显著升高。在20世纪90年代,研究人员发现降钙素原可以作为另一种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细菌感染患者中降钙素原升高G试验和GM试验主要用于快速诊断侵袭性感染或真菌感染性疾病,且现在常与PCR或质谱技术结合使用,以缩短诊断时间。

    一项前瞻性多中心队列研究评估了循环生物标志物在辅助脓毒症和非脓毒症鉴别诊断中的准确性,研究共纳入279例低体温或高热符合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ystemic inflammatory response syndromeSIRS)标准的ICU患者,并且临床医师考虑使用抗微生物药物进行治疗,共选用了已经证实与脓毒症有关联的53个循环生物标志物,如CRP、降钙素原、IL-6等,结果发现这些生物标志物很难将脓毒症和非脓毒症患者区分开提示这些生物标志物可用于辅助诊断MDW作为外周血单核细胞活化的形态学参数,研究表明当使用MDW临界值为20.0,可有效分辨急诊成人患者是脓毒症还是其他感染性疾病,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下面积(the area under 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 curve, AUROC)0.79;此外,若使用MDW联合白细胞计数进行筛查,对脓毒症甄别的AUROC0.89,高于仅使用白细胞计数筛查方式(AUROC0.81);MDW的阴性预测值为97%,可以有效协助临床排除非脓毒症。

推荐意见17:宜使用降钙素原和临床评估以决定血流感染患者停用抗微生物药物的时间,而非单独基于临床评估(Grade 2+,弱推荐)。

    对于脓毒症或脓毒症休克患者,一般建议进行较短时间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然而,危重患者接受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天数往往超过必要的天数。虽然通常只用临床评估决定病程,但生物标记物降钙素原也可以提供指导,目前降钙素原已在危重和非危重患者中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包括指导何时开始和停止治疗。

    一项针对ICU脓毒症患者的验证性研究发现,减少抗微生物药物暴露对预后没有明显的负面影响。这项试验对脓毒症患者使用了较高的降钙素原截止值(0.51μg/L),并使用降钙素原动力学(从峰值水平下降>90%)来指导建议停止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在多中心非劣效性比例试验中也得到验证,即在脓毒症患者中使用降钙素原指导停用抗微生物药物是有效和安全的。

    由于入ICU的脓毒症患者病情危重、风险高,治疗时间至关重要,降钙素原主要用于指导治疗有效后的及时停药,而不是用于指导经验性治疗。在一项降钙素原指导下停用抗微生物药物的研究中,所有临床怀疑为脓毒症的患者都使用抗微生物药物,当实验组患者的降钙素原水平从峰值下降至少80%或当降钙素原降至0.5μg/L以下时,推荐停用抗微生物药物。与标准治疗相比,使用降钙素原可减少抗微生物药物暴露(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时间从7 d缩短至5 d),并提高存活率(1年存活率提高6.1%)。

    一项荟萃分析对11项针对脓毒症危重患者的降钙素原指导抗微生物药物管理(antibiotic stewardshipABS)试验进行了分析,结果发现,与2230例对照组患者相比,2252例应用降钙素原指导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的患者的病死率显著降低(21.1%23.7%)。这一发现与按感染类型(呼吸道、尿路、腹部、皮肤或中枢神经系统)和脓毒症严重程度等亚组分析中的结果是一致的。研究还显示,在脓毒症患者中,降钙素原能指导临床医师更早停用抗微生物药物,治疗时间从10.4d缩短到9.3d,在非严重的脓毒症和呼吸道感染的患者中效果更明显。进一步的荟萃分析还显示,存活率的提高仅与停用抗微生物药物的降钙素原算法有关。而对于ICU患者,开始使用抗微生物药物的降钙素原算法或混合方法并不能降低病死率。各国专家一致认为,降钙素原指导的ABS支持急性呼吸道感染和脓毒症患者关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开始和持续时间,减少了抗微生物药物的暴露和相关不良反应发生,并改善临床结果[170]。为了简化实际应用,专家组对已建立的降钙素原算法进行改进,纳入了疾病的严重程度和细菌感染的可能性,并将固定截止值减少到轻至中度和重度疾病各1(分别为0.25μg/L0.5μg/L)

推荐意见18:建议使用具有溯源性的降钙素原检测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解读适用于相应的参考体系。对于存在多种检测系统的实验室,建议进行检测系统间定期比对,尤需关注临界低值的准确性(专家建议)。

    降钙素原的检测方法多样,使用的仪器、试剂不同,可能会对测量值的准确度产生影响。正如其他生物标志物所证明的那样,不同试剂的使用可能会导致不同检测方法所获结果之间不具有可比性。这将影响临床决策,以及随后基于生物标记物测量值的临床实践指南和公共卫生保健策略的制订。目前,法国BRAHMS公司的PCT115LIA为溯源链顶端的金标准物质,符合国际ISO 175111导则的BRAHMSPCT溯源流程,且都采用相同的临界值[179]。但仍有一些比较研究和室间质量评价(external quality assessment,EQA)方案在结果可比性方面显示出不一致的结果,降钙素原检测结果的等价性仍然存疑。许多研究指出,需要1个参考物质和基于参考方法的新参考系统,以实现降钙素原结果的全球标准化。在此背景下,国际临床化学和实验室医学联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Clinical Chemistry and laboratory medicine,IFCC)成立了降钙素原检测标准化工作组,汇集了来自国家计量研究所、校准实验室的专家,临床医师、生物学家、EQA供应商和试剂制造商,正在开发更高级别的参考测量程序(reference measurement procedure,RMP),以建立一个强大的参考测量系统(reference measurement system,RMS);他们正在组织一项互换性研究,以确定适合的EQA材料,以可靠地评估降钙素原结果的当前可比性。

推荐意见19:对疑似血流感染患者,建议采用多种检测技术的联合应用,以期提高病原体检出率,有效提高血流感染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救治的医疗资源负担,改善卫生经济学(专家建议)。

    大量的临床研究数据证明了快速微生物病原学诊断技术的应用及相应流程的优化有助于缩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向临床报告病原菌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试验的时间,帮助临床医师能够在第一时间对血流感染患者使用有效的目标性抗微生物药物治疗。精准的抗微生物药物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患者不必要的经验性抗微生物药物使用,减少缩短抗微生物药物使用时间,避免可能的抗微生物药物耐药产生,还可以降低抗微生物药物治疗费用、以及其他鉴别诊断费用,总住院费用等也能获得相应的减少。因此,快速病原学诊断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疗具有显著的临床及卫生经济学价值。目前,暂时缺少国内血流感染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与及时诊治相关研究,建议进一步开展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研究工作。快速病原学诊断的临床及卫生经济学价值见表4

专家共识丨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

 

 总结与展望 

    在国家推行DRGDIP的大背景下,规范临床路径、提高医疗质量、降低患者负担及遏制不必要医疗支出是相关医疗政策推行的主要目标。血流感染作为一种严重的全身感染性疾病,易诱发脓毒症及MODS,病死率高。规范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对于提升血流感染诊断效能,减少血流感染患者的病死率,提高血流感染的治愈率和生存率至关重要。

    临床医师需重视血流感染精准的快速诊断检测( rapid detection and diagnosisRDT)的作用,通过有依据、有针对性的检测方法尽快明确血流感染及原发病灶的病原体、或者其他相关的感染依据(如PCRmNGS等方法找到确切的病原体特异性基因序列,或者免疫学方法找到特异性抗原或者IgM型抗体),并根据体外药物敏感试验或者耐药基因等客观依据,选用敏感的抗微生物药物进行及时的精准治疗,进行血流感染早期干预治疗;严格遵守诊疗指南,加强临床路径管理,避免过度治疗或治疗不到位。

   检验学科应优化血培养等血流感染检测流程和方法,采用规范的、新的血流感染诊断的关键技术,如MALDI-TOF MSmNGS等新技术、新方法的临床应用,并尽可能采用多种检测技术联合,以期提高血流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指导临床进行及时有效的精准治疗;同时,需提升检验人员资质、技术能力、诊断价值等为临床服务的核心价值。从临床需求出发,立足专业核心价值,提供更具诊断价值的报告。

    综上,本共识一共推荐22条意见,其中强推荐意见1条,弱推荐意见6条,弱不推荐意见1条,专家建议14条。本共识的推出将帮助医院优化血流感染临床检验路径,推动临床微生物检验与临床医学紧密结合,提升我国血流感染的诊疗能力和水平,提高血流感染患者的生存率,并减少救治的医疗资源负担,改善卫生经济学。

 

执笔:吴文娟(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检验科)、余跃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重症医学科)、朱召芹(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医学检验科)、李敏(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刘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检验科)、郭建(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南院检验科)

本文荟萃自公众号: 上海市微生物学会,只做学术交流学习使用,不做为临床指导,本文观点不代表数字重症立场。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Chu的头像Chu
上一篇 2023年5月22日 下午2:18
下一篇 2023年5月24日 下午3: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