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重症
  • 通知会议
    • 网站通知
    • 会议信息
  • 工作参考
    • 经验交流
    • 指南共识
    • 文献摘要
  • 数字信息
  • 网络精粹
    • 研考精进
    • 开发参考
    • 影视音频
登录 注册
投稿
  1. 数字重症首页
  2. 工作参考
  3. 经验交流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Chu • 2021年12月30日 下午3:34 • 经验交流 • 阅读 624

军团菌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易发展为重症,病死率为5%~30%

军团菌是潜伏在我们身边的“杀手”,它的部分症状和新冠肺炎较相似,且易发展为重症,病死率为5%~30%[1]。军团菌侵入人体后,进攻凶猛,7天内就可导致患者死亡,患者死亡大都因为呼吸衰竭,其次为休克和急性肾功能衰竭等。

 

军团菌的由来

军团菌也称为“退役军人杆菌”,1976年首次在美国费城退伍军人年会期间爆发,221人患病,34人死亡,从尸检组织中分离出病原体并将其命名为军团菌。目前已知军团菌有52个种,3个亚群,70个血清型,与人类疾病相关的有24种,其中最常见的是嗜肺军团菌,主要引起军团菌肺炎[2]。

工业革命带来了科技创新!人类开发出了中央空调,宛如在地球表面散布了数不清的暖炉,不断向大气层喷发热量,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地球生命体征异常,军团菌被触发,苏醒了!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军团菌普遍存在于各种水环境和潮湿的土壤中,但在自然水体和土壤中浓度很低,并且很多是在阿米巴原虫体内,没有明显致病性;而在空调、冷却塔、淋浴器等供水系统中浓度很高,并且一旦达到它适宜的生长温度和湿度会快速繁殖。就是说,导致全球气候变暖的这些设备中,很容易触发军团菌快速繁殖!每一种存世的微生物,都有它的自然宿命,这是物竞天择的结果。

军团菌在25℃~43℃繁殖,最适宜生长温度是35℃,每年7、8、9月军团菌肺炎较高发。军团菌很喜欢在温水及潮热的地方生存蔓延,空调、热水器、淋浴器、温泉等都是它生长繁殖的温床。

所以夏天开空调前,建议对空调进行适当清洗并消毒。预防军团菌可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消毒干预措施:(1)铜银离子(2)加热至60~77℃和冲洗(3)对局部地区进行紫外线照射等。

 

致病机制

军团菌的致病机制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细胞内生命循环,二是细菌的毒力岛基因组和毒力基因[1]。

1.细胞内生命循环:军团菌,通过细菌的黏附素和侵袭素侵入人体巨噬细胞,在胞内繁殖,形成吞噬小体、毒素和毒力因子。

2.毒力岛基因组与毒力基因:根据核苷酸序列分析,在嗜肺军团菌约80000 bp基因区域含有一个相对分子质量为65000的毒力岛。这些毒力基因对于细菌侵袭宿主细胞,杀伤人巨噬细胞和在细胞内繁殖起重要作用,是嗜肺军团菌致病的重要因素。

 

什么时候考虑军团菌肺炎

军团菌传播途径类似于新冠病毒,人体因吸入含有军团菌的气溶胶感染而致病!该菌自呼吸道侵入人体,引起肺炎、胸膜炎、呕吐、腹泻、甚至休克和死亡。而且军团菌肺炎专捡“软柿子捏”,免疫力低下人群,比如老人、儿童、孕妇、基础病的患者,常常是他关注的对象。根据WUH评分系统[2],如果以上人群出现:(1)体温>38.9℃(伴有相对缓脉);(2)血沉>90 mm/h或C-反应蛋白>180 mg/L;(3)铁蛋白高于正常2倍;(4)低磷血症;(5)磷酸激酶升高>2倍;(6)入院时镜下血尿。如有大于其中3项,且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无反应时,则高度怀疑军团菌肺炎。

或者根据《中国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诊断和治疗指南(2016年版)》当成人CAP患者出现伴相对缓脉的发热、急性发作性头痛、非药物引发的意识障碍或嗜睡、非药物引起的腹泻、休克、急性肝肾功能损伤、低钠血症、低磷血症、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无应答时,要考虑到军团菌肺炎的可能。

军团菌的诊断

(1)军团菌培养阳性是诊断军团菌感染金标准,但阳性率低,先期的抗感药物使用可能造成假阴性,采用支气管肺泡灌洗(BALF)和肺活检标本可提高阳性率。(2)肺军团菌1型尿抗原检测可用于早期快速诊断,结果不受先期抗感染治疗影响。
(3)合格下呼吸道标本军团菌抗原检测虽然具有快速、简便、可进行属种鉴定、可区分亚型等优点,但敏感性,特异性较差。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肺泡灌洗液(BALF)NGS检测有优势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影像特点

军团菌肺炎胸部影像相对特异性的表现是磨玻璃影中混杂着边缘相对清晰的实变影。虽然临床症状改善,影像学在短时间内仍有进展(1周内),或肺部浸润影几周甚至几个月后才完全吸收也是军团菌肺炎的影像学特点[3]。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治 疗

军团菌是一种胞内寄生菌,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后侵入巨噬细胞进行生长繁殖。因此,对军团菌有效的抗感染药物取决于抗军团菌活性及其在肺泡巨噬细胞中的浓度。β内酰胺类及氨基糖苷类药物因无法穿透细胞膜,对军团菌肺炎治疗效果很差。经筛选目前可用于治疗军团菌感染的常用药物包括喹诺酮类、大环内酯类、多西环素,另外替加环素、复方新诺明及利福平也被证实对军团菌感染有效。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军团菌肺炎诊疗综述

对于免疫功能正常的轻、中度军团菌肺炎患者,可采用大环内酯类、呼吸喹诺酮类或多西环素单药治疗;对于重症病例、单药治疗失败、免疫功能低下的患者建议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利福平或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当喹诺酮类药物联合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时,应警惕发生心脏电生理异常的潜在风险。

具体用法[5]:首选左氧氟沙星750mg,口服/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10天;莫西沙星400mg,口服/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10天;或者阿奇霉素500mg,口服/静脉注射,每天一次,连用7-10天。利福平每次300mg,口服/静脉注射,每天两次(非强制使用),与其它所列的药物联合使用。

替代方案:红霉素1g/6h,静脉注射,然后每次500mg,口服,每天4次,共7-10天。环丙沙星400mg,每隔12小时一次,静脉注射,然后每次750mg,口服,每天2次,共7-10天。

其它感染部位:心内膜炎:氟喹诺酮类(同上述肺炎)+利福平每次300mg,口服,每天两次,连用4-6周,通常需要瓣膜置换术。

本文荟萃自公众号: 影领学苑 & 医学界呼吸频道,只做学术交流学习使用,不做为临床指导,本文观点不代表数字重症立场。

军团菌
赞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ChuChu
0 0
生成海报
成人肝移植受者围术期凝血功能管理专家共识 2021
上一篇 2021年12月27日 下午8:42
[病例交流] 糖皮质激素治疗吸收延迟重症军团菌肺炎
下一篇 2022年1月3日 下午3:08

相关推荐

  • 经验:一文理清CRRT枸橼酸抗凝 经验交流

    经验:一文理清CRRT枸橼酸抗凝

    307020
    Chu Chu
    2023年3月3日
  • PCT、IL-6、SAA、CRP、ESR临床应用对比总结 经验交流

    PCT、IL-6、SAA、CRP、ESR临床应用对比总结

    831010
    Chu Chu
    2021年12月6日
  • 认识和评价目前的内科和外科VTE风险评估 经验交流

    认识和评价目前的内科和外科VTE风险评估

    1.0K000
    Chu Chu
    2022年11月2日
  • [病例交流] 急性重度草铵膦中毒患者临床特征 经验交流

    [病例交流] 急性重度草铵膦中毒患者临床特征

    1.0K120
    Chu Chu
    2022年1月6日
  •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气管插管? 经验交流

    什么时候需要考虑气管插管?

    118000
    Chu Chu
    2023年3月4日
  • 3+11、2+14、14+7概念及三区查询 经验交流

    3+11、2+14、14+7概念及三区查询

    628000
    Chu Chu
    2022年3月17日
Chu
Chu
Chu

致力于重症规范化、模块化、数字化!

252 文章
1 问题
22 粉丝

最近文章

  • 右心室衰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
  • 《梦华录》主题曲:有幸相识,共盼此生
  • 成人心脏心超正常参考值
  • 人工智能参与ICU感染的管理
  • 对V-V ECMO撤离准备情况进行程序化每日评估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数字重症公众号

最新发布

  • 右心室衰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

    右心室衰竭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综述

    2023年3月24日

  • 《梦华录》主题曲:有幸相识,共盼此生

    《梦华录》主题曲:有幸相识,共盼此生

    2023年3月24日

  • 成人心脏心超正常参考值

    成人心脏心超正常参考值

    2023年3月22日

  • 人工智能参与ICU感染的管理

    人工智能参与ICU感染的管理

    2023年3月21日

  • 对V-V ECMO撤离准备情况进行程序化每日评估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对V-V ECMO撤离准备情况进行程序化每日评估的安全性和可行性

    2023年3月21日

  • 我们应如何治疗不动杆菌肺炎?

    我们应如何治疗不动杆菌肺炎?

    2023年3月20日

  • ARDS亚表型:对于一种异质性综合征的认识

    ARDS亚表型:对于一种异质性综合征的认识

    2023年3月17日

  • 脓毒症中多器官功能失衡机制

    脓毒症中多器官功能失衡机制

    2023年3月17日

  •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标准与治疗原则

    2023年3月17日

  • 奥马环素—第三代社区四环素

    奥马环素—第三代社区四环素

    2023年3月17日

最新评论

暂无评论

数字重症
  • 联系我们
  • 网络精粹
  • 专题列表
  • 用户列表

Copyright © 2021 ICU.CN 数字重症 版权所有 浙ICP备2021006514号 浙公网安备 33010202001801号